在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当下,美术中考加分政策为众多热爱美术的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往理想高中的特色之路。这项政策不仅是对学生艺术才能的认可,更是推动美育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那么,美术中考究竟是如何加分的呢?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

各地政策大不同
目前,我国各地区对于美术中考加分的政策存在显著差异。以新乡市为例,自 2025 年起,中招美育考试成绩由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两部分构成,分值为 30 分(过程性评价占 10 分,终结性评价占 20 分)。过程性评价在七、八年级两个学年进行,每学年各 5 分,涵盖学生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出勤情况、课程学习、课外活动、期末测评等方面。终结性评价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采用智能化测评方式进行现场评价,占 20 分。
而江阴市的艺术素质测评实施方案则规定,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平时成绩电子档案,按音乐、美术学科三年平均成绩分科计分,满分各为 100 分(超过 100 分以 100 分计算)。两科成绩相加取平均值即为艺术素质过程评价成绩。此外,学生初中阶段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艺术活动可作为艺术特长加分依据,按照国家、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本校组织的艺术节、艺术展演、艺术活动及比赛分别加 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同一项目加分只计一次最高分值,不同项目加分可累计,但不得超过 10 分。
加分途径大揭秘
参加美术竞赛和课外活动
参加各类美术比赛或在课外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是常见的加分途径之一。例如,在一些地区,学生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美术竞赛,根据所获得的奖项不同,可获得 1 分至 10 分不等的加分。这充分体现了对艺术特长生实际能力和成果的认可。比如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作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其评委权威、认可度高,在这类比赛中获奖,无疑能为学生的中考加分增添有力砝码。
参与学术讲座和艺术训练营
积极参加相关美术讲座和艺术训练营,同样可以丰富考生的艺术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而获得加分。一般来说,根据在训练营中的表现不同,加分值在 1 分至 5 分之间。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专业的指导和更前沿的艺术理念,对自身艺术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残疾学生的免考政策
对于有残疾(如声带、语言障碍、色盲、色弱等)不能参加音乐、美术测试的学生,各地普遍设有免考政策。例如,新乡市规定此类学生可申请免考,申请时必须持《新乡市中招音乐、美术考试残免申请表》、残疾证复印件、县(市)级以上公立医疗单位证明。免考申请表需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校主要领导等签名并加盖公章,经学校公示 5 天无异议后将相关材料上报至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残免考生的成绩按所在县(市、区)当年中招美育考试平均成绩计入中招考试总成绩。
艺术特长突出学生的优待
部分地区对于艺术特长极为突出的学生给予特殊优待。以青岛市为例,初中学段代表学校参加青岛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参与主办的艺术(含音乐和美术)展演活动,获得市级二等奖(含)以上奖项的学生,在该类别学科(音乐或美术)专项测试成绩为满分,该类别学科可予以免考。
美术中考加分政策在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有着严格的规则和多样化的途径。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深入了解所在地区的具体政策,提前规划,积极准备,才能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助力学生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迈向理想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