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画好水粉静物素描,首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才能准确表达,水粉静物素描也是如此。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描绘静物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审美需求的体现。静物画题材富有绘画性,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另一方面,它在绘画基础训练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如果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色彩静物素描可以被认为是色彩训练最基本的手段,学生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工作室,长期深入素描练习,冷静观察各种光影现象和色彩关系,研究不同物体的固有颜色,在不同的光源颜色、环境颜色变化。您还可以根据画家自己的要求和需要选择对象,并随意组合相应的静物内容和主题,从而组织一幅从形状到颜色都符合练习要求的图片。因此,水粉静物素描通常是各种艺术学院或专业入学考试(色彩科目)的主要内容,并被列为绘画基础课程的主要培训内容之一。
既然是水粉静物写生,就要结合技术的运用来谈。事实上,水粉静物写生技术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说,它不仅可以从油画的塑造手段中学习,还可以根据水彩画的表达技巧和两种方法的兼容性,形成了水粉画在表达颜色时的优势。它为人们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了更灵活、更方便的条件。水粉画也有其特殊的问题,比如容易出现的脏、灰、粉、生等问题,初学者甚至有一些绘画经验的人都很难解决。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包括技术问题和观察方法问题。然而,主要问题主要是由于作者对客观对象产生的颜色现象缺乏一定的理解。例如,把一个非常漂亮的颜色,放在一幅和谐的颜色画中,也可能看起来很脏。在这幅画中,一种看起来很暗很脏的颜色,放在另一幅画中却显得很漂亮。在这个例子中,有一点绘画经验的人可以理解,关键问题是我们需要理解、分析和表达客观对象的颜色,使用颜色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原则。
那么,什么是颜色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呢?众所周知,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内,相互关联,相互限制。颜色也是如此。任何有色物体也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内。它们的颜色必须受到周围相邻物体的影响和限制,从而形成一定的关系。这就是颜色关系。它的变化规律是固有颜色和条件颜色的对立统一规律。
例如,在我们的静物素描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描绘的苹果过于注重条件色对其固有色彩的影响,使原本色彩鲜艳的苹果画出来后感觉又脏又烂。此外,在描述物体时,我们只注意其固有的颜色,而忽略了条件颜色对物体的影响,这让人觉得物体不是放置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物体。上述两个案例描述的对象给人一种不典型、不生动的感觉,主要是因为缺乏理解和分析对象颜色的原则,使用颜色关系和变化规律。
因此,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我们观察色彩的能力,表现出真实的色彩,也可以使我们在色彩素描和创作中主动,避免被动模仿对象的色彩,但根据客观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色彩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绘画是绘画关系,而不是绘画。在静物素描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具有特殊纹理的物体,如瓷器和金属制品。它们对光源色和环境色有很强的反射能力。它们反映的光源色和环境色有时与反映物体的颜色几乎没有区别。还有一些物体,如陶制品和木制品,对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反射敏感性很弱,有时很难区分它们受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找出反射能力强的物体的固有色因素,反射光色能力弱的物体找出其光源色和环境色的成分。
简而言之,我们需要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以避免仅仅依靠感觉来绘画。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只有通过感觉绘画有时可能会画得很好,但仅限于素描,没有特定的对象你就会无助。此外,仅凭感觉绘画往往不能排除不必要的光源颜色和环境颜色对物体的影响,图片往往出现混乱的颜色,光线不统一的感觉,因此,仅仅依靠感觉绘画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取的。
然而,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客观对象所反映的颜色非常复杂。我们不能像计算机那样准确地计算固有颜色和条件颜色之间的相互影响,只能通过我们的感觉来判断。因此,我们需要努力锻炼和培养我们准确判断颜色相互影响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感觉增加了理性的感觉,也增加了感性的理解—理性认识—感性理解的过程。
标签: